回到了離開九年的家園,回到了從小學四年級就搬進的士林山上中央社區。
上網搜尋發現社區裡面居然有個發展協會,也有人經營著社區網頁,
讓我能夠知道社區資訊。
於是,我從網路上的聯繫資料加入,並且報名參加會議,
之後在社區發展協會的會議上認識了時任總幹事的育憬,
驚訝地發現社區裡住著對於社區發展有理想的年輕人士,
對於他以及當時的理事長董速大哥馬上產生了認同感。
後來,我們夥同社區大約十數位的年輕人,
一起組成一個台北市的社區規劃師團隊 – 翠山工作坊,
部分成員如我,已經住了幾十年,部分則搬進來沒幾年,
大家對於中央社區的優美環境的經營,有一定的共識,
希望可以替自己生活的社區環境盡一分綿薄的心力。
育憬也在中間這段時間,生育了兩位可愛的女兒,
並且在親自帶小孩的忙碌時間之餘,
參加了台北市的青年規劃師的培訓,
正式地進入了社區規劃師的體系。
隨著女兒年紀漸漸長大,育憬也愈發投入社區的事務,
主動向里長要求辦理社區的活動,
包含了動員社區居民的跳蚤市集,
也邀請了表演團體共襄盛舉,
讓單純的跳蚤市集變得多采多姿。
主動向里長要求辦理社區的活動,
包含了動員社區居民的跳蚤市集,
也邀請了表演團體共襄盛舉,
讓單純的跳蚤市集變得多采多姿。
前陣子知道育憬帶著女兒,參加了反國光石化的運動,
讓女兒親身體驗一個庶民民主的運動。
也帶著女兒到宜蘭下田種稻,讓他們親身勞動找到與土地的連結。
這次立委選舉代表綠黨出來競選,
看到了他這幾年的熱情找到了適當的出口。
他對土地的關懷、對我們生活環境品質的關切,
看他帶著下一代,努力地影響孩子對我們所在環境的熱愛,
以及身為一個現代公民應有的權力行使。
讓女兒親身體驗一個庶民民主的運動。
也帶著女兒到宜蘭下田種稻,讓他們親身勞動找到與土地的連結。
這次立委選舉代表綠黨出來競選,
看到了他這幾年的熱情找到了適當的出口。
他對土地的關懷、對我們生活環境品質的關切,
看他帶著下一代,努力地影響孩子對我們所在環境的熱愛,
以及身為一個現代公民應有的權力行使。
——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王維周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